当前位置:时尚书>人文素养>育儿经验>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

时尚书 人气:1.7W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,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是正常现象,关键是如何面对克服它们,那么现在分享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?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1

01别人家的孩子

有些家长常常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,给孩子造成烦恼。

可以心平气和的告诉自己的父母,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意义不大,总是会有人比你强,也总是会有人比你弱,不必为此高兴或悲伤。

和别人对比,没有必要,每个人的家庭条件、努力程度、社会条件、读书多少、机会机遇等各不相同,努力的结果也会各自不同。

和自己对比,昨天和今天进行对比,不断的努力,每天进步一点点,这一点点积累起来,就会不断取得进步。

和自己对比,靠谁也不如靠自己,自己努力,自己成长,花开灿烂,芳香浓郁,自有蜜蜂蝴蝶飞来。

02情绪低落

在生活学习中,常常会情绪低落,无精打采,做什么事都没兴趣,感觉没有意思,怎么办?

可以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,然后设定小目标,实现目标,慢慢获得成就感。

例如,认真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`文章,实现目标后,就可能会获得一点愉悦的感觉,心情会好一点,然后继续设定其他小目标,实现小目标,获得成就感。

目标明确,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时光是辛苦的,是充实的,是快乐美好的,没有目标,得过且过,一天天混日子,虚度光阴,可能会无聊困惑,痛苦不已。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
  

03心神不宁

有时候,孩子会感到痛苦烦恼,烦躁不已,什么事情也做不了。

不想做事先不做,积极的观察,积极地向身边的优秀者学习,学习借鉴他们在做人做事读书学习方面的优点,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尝试着实践运用。

张强最近很苦恼,他总是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,不能静下心学习,课余时间,他向班长诉说自己的苦恼。

班长听后说:“你可以向咱班的李亮学习,他做什么事都很专心,不达目的不罢休,你可以用十分钟去读书或做题,这十分钟内别的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,慢慢可延长至十五分钟,二十分钟,逐渐延长时间。”

张强仔细的慢慢的观察,发现李亮确实是学习时很专心,效率很高。张强内心受到一些触动,就积极的按班长说的方法去做,他比较喜欢数学,就做数学题,开始能够专心做题十分钟,后来二十分钟,后来三十分钟,在做题的过程中,他的信心慢慢增强,他的苦恼逐渐减少。

人生在世,总会有痛苦烦恼的时候,暂时的忘却,找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做,慢慢的,烦恼可能就会离你而去。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2

一、“拔苗助长”耗尽孩子智慧,逐渐丧失对学习的欲望

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,很多父母可以说是一步都不肯让孩子拉下,许多孩子从三四岁甚至更小就送到幼儿园,不到六七岁的孩子就开始学英语、学绘画、学音乐、学舞蹈等等,甚至近些年胎教都开始风靡,不知道对孩子的教育还能不能再早一些。

“拔苗助长”式教育,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,过多的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,有可能会将孩子的智慧耗尽,逐渐厌倦学习,在后期学习中丧失对学习的兴趣,尤其是大学里没有老师督促和父母约束。

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而不是一场百米赛跑。

二、没有自己的隐私,孩子也有自己的秘密

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,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,关心孩子的同时也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。

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,经常会翻看孩子的日记、书包、手机等,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对父母很强的防备与抵触心理。我们是自然界的一员,都有领地意识的,当自己的隐私被监视、私密被窥探,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苦恼,更不要与他人分别孩子一些隐私或者私密的事情,有时候可能是很小的事情,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。

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,但是对于孩子的隐私应该少一些窥探,多一些倾听,很多事情相信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和父母去交流。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,很可能让孩子不尊重父母,对父母产生抵触、防备和抗拒的心理,久而久之,形成挥之不去的烦恼。

孩子成长烦恼的有哪些 第2张
  

三、强加自己的意愿,孩子不是父母的精神牺牲品

很多父母奉行强权准则,对孩子的教育是要求和服从,将自己的寄托和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,让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,成为父母精神的牺牲品。更有甚至,有些父母让孩子从小背负家族的压力,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巨大的烦恼。

为孩子好,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借口,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,龙生九子,各有不同,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,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应该重视因材施教。时代在变化,此时非彼时,重视与孩子的交流,尤其是平等的交流。

四、家庭不和,夫妻关系僵化

近些年,我国的离婚率逐年增高,与之相对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增多。与此同时,还有许多家庭处于婚姻关系破碎的边缘,父母间相互吵架、冷战、甚至于大打出手,都会对孩子形成强大烦恼。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,父母间关系恶化、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成长会形成巨大的影响,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医生。

和谐、融洽、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,就像是沃土和阳光。构建温馨、和睦、包容、愉快的家庭氛围,更有利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

五、服从、听话有时候是一种无奈

对于自己的要求,很多父母不容孩子申辩,要求孩子听话,父母说什么是好什么就是好,什么不能做就不应该做,这种现象和心理还是很普遍的,很多父母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做法。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,也不一定是懂事的孩子,听话很多时候是服从,是孩子对父母强权的一种无奈。

孩子小的时候说错话、做错事很正常,但是不能单纯的要求孩子服从、听话,更应该告诉孩子为什么,让孩子自己去知道为什么错,为什么要改正,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性思考和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。

六、父母包办孩子的成长

许多父母对孩子穿衣服、时间安排、交朋友、兴趣选择,都进行了包办,孩子不能自己做主。小孩子不懂什么,父母为孩子好这是肯定的,但是孩子从很小就拥有了思考和认知的能力,不能一味地否定孩子。这种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,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,但是过多可能成了干涉,成了孩子的烦恼。

父母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,对孩子的选择多一些尊重,不要只是给孩子结果和答案,更要告诉孩子原因、理由,这样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可能会事半功倍。

七、语言伤害,良言一句三冬暖

俗话说,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”。由于孩子的年龄小、经历的挫折少、心理承受能力有限,很多时候,父母可能无意间的一句责骂、贬低、讽刺、谩骂,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和伤害。

很多父母可能平常生活中口无遮拦,说一些自己感觉微不足道的话,消极的评价、恶劣的情绪都会很大的影响孩子。孩子做错事的时候,父母更应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,或许换一种方式去说,善意、鼓励、分析、举例子的方式和角度,比指责、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`效果。

八、不良嗜好可能使孩子的烦恼,更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

许多父母有抽烟、酗酒、脾气暴躁、喜欢将粗言鄙语、爱打麻将、懒惰、不诚信等恶习和性格,父母的不良嗜好,可能会将自己的习惯、情绪、烦恼等带给家庭和孩子,更有可能使孩子“照样画葫芦”,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父母的一些恶习,甚至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。
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父母在要求孩子时也要反思自己,你的孩子将来的样子可能就有你身上的影子。父母如果有一些不良嗜好,尽量改正,起码很多不良嗜好,不要当着孩子的面,当然最好是改正坏习惯和陋习,做一个让孩子值得学习的榜样。

九、将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杆

考试成绩是父母与孩子间最大的烦恼之一,也是一个容易形成隔阂的鸿沟。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重要,但绝对不是衡量孩子的标杆,更不要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差,就否定孩子、甚至恶语相向,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排斥学习,形成恶性循环。

考试成绩很重要,但是不能单纯的将成绩作为评判标准,更要与孩子分析原因,父母重视结果的同时,更应该注意学习的过程。比如与孩子交流每个星期学到哪些知识点,有哪些地方还没有学扎实,孩子学到知识在大脑里,而不是在试卷成绩上。过程比结果重要,感觉比过程重要。

TAGS:成长